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我校基础医学院临床应用解剖学客座教授黄文华团队在用于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3D打印椎间融合器方面取得进展

2023-08-31 15:34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客座教授黄文华团队在用于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3D打印椎间融合器方面取得进展,所撰写论文Anisotropic biomimetic trabecular porous three-dimensional-printed Ti-6Al-4V cage f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用于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一种新型3D打印各向异性仿生骨小梁多孔Ti-6Al-4V椎间融合器Top期刊Materials & Design(《材料与设计》)以研究长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该期刊2023年影响因子为8.4

 


   下腰痛(LBP)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通常由椎间盘退变引起,大约60%-80%的人在一生中经历过下腰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椎间融合术是一种治疗腰椎疾病的外科手术,通过椎间融合器植入物替换受损的椎间盘来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和功能。然而,传统的椎间融合器在生物相容性、成骨诱导性和力学性能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可能会影响融合效果,并导致椎间融合器松动、下沉和不融合等并发症。因此,迫切需要研发一种新型椎间融合器来克服现有融合器的不足。黄文华教授团队利用可控参数建模技术,根据人体骨小梁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开发了一种无需植骨融合的3D打印各向异性仿生骨小梁多孔Ti-6Al-4V椎间融合器,并对其表面进行原位修饰,形成微纳米粗糙度,模拟天然骨组织的宏-微观结构,以改善现有椎间融合器的不足,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一系列的定性、定量实验验证了该新型椎间融合器,具有宏微观个性化各向异性仿生骨小梁的结构特征,显示出优异的力学性能、生物功能和生物相容性。本研究的新型无需植骨融合的3D打印各向异性仿生骨小梁多孔Ti-6Al-4V椎间融合器,在器械植入物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和转化潜力。

   黄文华教授为本论文的第一通讯作者,我校人体解剖学博士研究生罗林聪为共同第一作者(排名第一)。福建医科大学为本论文第一通讯单位和第一作者单位。该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面上项目和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等基金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6412752300669X


联系我们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地址:福州市大学新区学府北路1号
邮编:350122
联系电话:0591-22862299
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橘井之窗